汉语词典
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孤竹是什么意思 孤竹的解释

孤竹

拼音:gū zhú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独生的竹。 2.古代一种管乐器。因用孤竹制成,故名。 3.古代乐曲名。 4.商周时国名。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5.《庄子·让王》:"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后遂用"孤竹"借指伯夷﹑叔齐。 6.竹的一种。 7.复姓。见《通志氏族二》。

详细解释

孤竹  gū zhú  ㄍㄨ ㄓㄨˊ  

孤生的竹。
周礼春官大司乐》:「孤竹之管,云和琴瑟。」
宋.朱熹.注:「孤竹,竹特生者,孙竹竹枝根之末。」
文选张衡东京赋》:「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 」

乐器名。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文选.张协七命》:「吹孤竹,拊云和。」

复姓。

网络解释

孤竹

孤竹,名词,亦作“觚竹”。最早见于殷墟甲骨文和商代金文甲骨卜辞有关竹氏的活动,有40多条纪录。今河北唐山滦南、迁安秦皇岛卢龙以及辽宁西部出土的商代玉器青铜器发现多件器物带有“孤竹”铭文。孤竹国的历史记载还散见于《国语》、《管子》、《韩非子》、《史记》等古籍。孤竹国是北方建国最早的子姓墨氏侯国
0
纠错
手机版 孤竹的解释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