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弢
拼音:fú tāo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仆倒在弓套上。《左传.成公十六年》:"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弢。以一矢复命。"《国语.晋语九》:"郑人击我。吾伏弢衉血﹐鼓音不衰。"韦昭注:"弢﹐弓衣也。"后以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网络解释
伏弢
伏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ú tāo,是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

猜你喜欢
- 行觞是什么意思
- 别房是什么意思
- 层朋是什么意思
- 佛陇是什么意思
- 谯谕是什么意思
- 超俗绝世是什么意思
- 大宝是什么意思
- 俯伛是什么意思
- 崇峭是什么意思
- 兴革是什么意思
- 具位是什么意思
- 顷之是什么意思
- 通赂是什么意思
- 遗带是什么意思
- 殷赡是什么意思
- 举刺是什么意思
- 宣战是什么意思
- 哆咴是什么意思
- 后半是什么意思
- 村强是什么意思
- 鹿女是什么意思
- 科兑是什么意思
- 挛弱是什么意思
- 欐枝是什么意思
- 轰雷贯耳是什么意思
- 谋命是什么意思
- 按章是什么意思
- 拜衮年是什么意思
- 耳消耳息是什么意思
- 襕带是什么意思
- 水净鹅飞是什么意思
- 上台盘是什么意思
- 土锉是什么意思
- 晨礼是什么意思
- 只孙是什么意思
- 清选是什么意思
- 蛮箐是什么意思
- 灰飞冲素是什么意思
- 嵎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