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軷
拼音:fàn bá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古代出行前祭路神的仪式。网络解释
犯軷
古代出行前祭路神的仪式出处
《周礼·夏官·大驭》:“掌驭玉路,以祀及犯軷,王自左驭,驭下祝,登,受辔,犯軷,遂驱之。” 郑玄 注:“行山曰軷,犯之者封土为山象,以菩刍棘柏为神主,既祭之以车轢之而去,喻无险难也。”《诗·大雅·烝民》“ 仲山甫 出祖” 汉 郑玄 笺:“祖者,将行犯軷之祭也。” 陆德明 释文:“犯軷,道祭也。”


猜你喜欢
- 近瞅子是什么意思
- 吞九鼎是什么意思
- 瞎混是什么意思
- 按辔是什么意思
- 惊孱是什么意思
- 断章取意是什么意思
- 揩拭是什么意思
- 众垤是什么意思
- 朱万卷是什么意思
- 休运是什么意思
- 飞蛾投火是什么意思
- 验尸是什么意思
- 鋚勒是什么意思
- 谳讯是什么意思
- 碧绒绒是什么意思
- 下课是什么意思
- 藩镇割据是什么意思
- 百为是什么意思
- 蓝舆是什么意思
- 青目是什么意思
- 憨谬是什么意思
- 驷马是什么意思
- 类祃是什么意思
- 命酒是什么意思
- 青唐是什么意思
- 竞心是什么意思
- 顽话是什么意思
- 新生界是什么意思
- 迂介是什么意思
- 桥尾是什么意思
- 双簧是什么意思
- 楷书是什么意思
- 事情是什么意思
- 无衣之赋是什么意思
- 七口八嘴是什么意思
- 玉减香消是什么意思
- 难陀是什么意思
- 令绪是什么意思
- 欢情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