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
拼音:fà láng
繁体字:琺琅 ,是否常用:是
基本解释
珐琅 fàláng
[enamel] 涂料名。又称“搪瓷”。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
网络解释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机,简化为拂菻。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1918~1956年,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1956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珐琅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猜你喜欢
- 血尿是什么意思
- 腲脮是什么意思
- 纔恰是什么意思
- 拘拘是什么意思
- 欧化是什么意思
- 放虎自衞是什么意思
- 塞种是什么意思
- 激扰是什么意思
- 民牧是什么意思
- 威荣是什么意思
- 淹睇是什么意思
- 海日是什么意思
- 鼻涕虫是什么意思
- 遮锢是什么意思
- 嵌谷是什么意思
- 停酸是什么意思
- 骣马是什么意思
- 三家村是什么意思
- 德才兼备是什么意思
- 五众是什么意思
- 廉察是什么意思
- 祸种是什么意思
- 矢死不二是什么意思
- 通宾是什么意思
- 更覆是什么意思
- 涓埃是什么意思
- 考辞是什么意思
- 表显是什么意思
- 寄信是什么意思
- 姘人是什么意思
- 画荻丸熊是什么意思
- 举善是什么意思
- 双胜是什么意思
- 东后是什么意思
- 斋客是什么意思
- 盛丽是什么意思
- 散民是什么意思
- 疏屦是什么意思
- 肉趼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