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帖
拼音:fǎ tiè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名家书法的范本。寺庙主持所出的文书、信函。详细解释
法帖 fǎ tiè ㄈㄚˇ ㄊㄧㄝˋ供人临摹或欣赏的名人书法拓印本。
《法帖谱系.杂说上.刘丞相私第本》:「刘丞相既刻法帖于郡斋,复依仿前本,刻石十卷,以归私第。」
《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的字写的最好,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
僧寺的公文或僧人的书简。
《水浒传.第六回》:「清长老道:『好,好。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
网络解释
法帖
中国书法艺术载体之一。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大都将文字书写在竹或木制成的薄而细长的片上,称简牍或简书;或者书写在丝织品上,称为帖。在造纸发明以后,凡书写在纸或丝织品上的、篇幅较小的文字均称之为帖。

猜你喜欢
- 解舍是什么意思
- 告归是什么意思
- 抟治是什么意思
- 僵梁是什么意思
- 攒犀是什么意思
- 艰戹是什么意思
- 髯夫是什么意思
- 同论是什么意思
- 布色是什么意思
- 处身是什么意思
- 道腴是什么意思
- 进祸是什么意思
- 媒孽是什么意思
- 烟霞气是什么意思
- 盗铃是什么意思
- 脸薄是什么意思
- 攘伐是什么意思
- 旅行是什么意思
- 一身两役是什么意思
- 来贶是什么意思
- 晴畅是什么意思
- 纵心是什么意思
- 衆和是什么意思
- 慈良是什么意思
- 灵子是什么意思
- 疲瘦是什么意思
- 豪鹰是什么意思
- 无效是什么意思
- 贺忱是什么意思
- 电子流是什么意思
- 盆景是什么意思
- 折腾是什么意思
- 大租是什么意思
- 图案是什么意思
- 关门打狗是什么意思
- 酒荒是什么意思
- 文致是什么意思
- 琅嬛是什么意思
- 玄扉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