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和
拼音:èr hé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亦作"二和药"。网络解释
二和
谓僧伽之理、事二和。(一)理和,即二乘之圣者,同破见思之惑,同证无为之理。(二)事和,即同一界内之僧,身、口、意三业无乖违。此有六种,称为六和合,即:(1)戒和,谓同修。(2)见和,谓同解。(3)身和,谓同住。(4)利和,谓同均。(5)口和,谓无诤。(6)意和,谓同悦。[翻义名义集卷一]

猜你喜欢
- 鼓金是什么意思
- 阴明是什么意思
- 伯翳是什么意思
- 鲑冠是什么意思
- 慓果是什么意思
- 私充是什么意思
- 折阅是什么意思
- 废举是什么意思
- 瑞德是什么意思
- 京兆尹是什么意思
- 彀马是什么意思
- 欧风墨雨是什么意思
- 进临是什么意思
- 锦机是什么意思
- 鱼栏是什么意思
- 家烦宅乱是什么意思
- 酪酸是什么意思
- 寒胶是什么意思
- 知启是什么意思
- 改玉是什么意思
- 帅由是什么意思
- 四六是什么意思
- 白端是什么意思
- 贵上是什么意思
- 顿膝是什么意思
- 背胸是什么意思
- 讥戏是什么意思
- 魔鬼是什么意思
- 欲言又止是什么意思
- 天下为家是什么意思
- 道傍筑室是什么意思
- 土流子是什么意思
- 冗龊是什么意思
- 漂蓬断梗是什么意思
- 无营是什么意思
- 窊坎是什么意思
- 捧脚是什么意思
- 销场是什么意思
- 椿岁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