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之势
拼音:dǐng zú zhī shì
繁体字:鼎足之勢
(1)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形势如同鼎的足,比喻三方对立的形势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 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势成矣。——《三国志·诸葛亮传》
(2) 亦说“鼎足之形
详细解释
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晧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 泰山 共相终始。”《晋书·皇甫谧传》:“故 冯 以弹剑感主, 女 有反赐之説, 项 奋拔山之力, 蒯 陈鼎足之势, 东郭 劫於 田荣 , 颜闔 耻於见逼。”《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先取 荆州 为家,后即取 西川 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参见“ 鼎足而立 ”。
成语解释


猜你喜欢
- 贝加尔湖是什么意思
- 夜飞蝉是什么意思
- 熏目是什么意思
- 凤啭是什么意思
- 清仓是什么意思
- 崇伟是什么意思
- 一顿是什么意思
- 解榜是什么意思
- 傻乐是什么意思
- 麻袋是什么意思
- 一上是什么意思
- 数目字是什么意思
- 援毫是什么意思
- 蚹蠃是什么意思
- 枯叶是什么意思
- 燕赵人是什么意思
- 牛犊是什么意思
- 叫叫是什么意思
- 饰厉是什么意思
- 铭飨是什么意思
- 诗徵是什么意思
- 市买是什么意思
- 死巴是什么意思
- 整党是什么意思
- 贩夫走卒是什么意思
- 探测是什么意思
- 自系是什么意思
- 马餹是什么意思
- 瓦罐不离井口破是什么意思
- 无有伦比是什么意思
- 逆害是什么意思
- 逃逸是什么意思
- 丹果是什么意思
- 讬伏是什么意思
- 戚蕃是什么意思
- 雪晴是什么意思
- 百般无赖是什么意思
- 雇替是什么意思
- 军帜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