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午
拼音:diǎn wǔ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司马"的隐语。《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周语次﹐因书版示立'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司马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文王(司马昭)果崩。"晋帝姓司马氏﹐后因以"典午"指晋朝。 2."司马"的隐语。指司马之官职。网络解释
典午
典午,“司马”的隐语,《三国志·蜀志·谯周传》:“ 周语次,因书版示 立曰:‘典午忽兮,月酉没兮。’典午者,谓司马也;月酉者,谓八月也。至八月而文王 ( 司马昭 )果崩。”《资治通鉴》卷171胡三省注曰:典,司也;午,马也。 晋帝姓司马氏,后因以“典午”指晋朝。

猜你喜欢
- 熙国是什么意思
- 吴画是什么意思
- 觐亲是什么意思
- 震愤是什么意思
- 垂饵虎口是什么意思
- 玃如是什么意思
- 罗韈是什么意思
- 油腥是什么意思
- 一身是胆是什么意思
- 说好说歹是什么意思
- 瘫睡是什么意思
- 谪配是什么意思
- 昌谷是什么意思
- 丰满是什么意思
- 蜜勿是什么意思
- 笔挺是什么意思
- 乐尽哀生是什么意思
- 空豁是什么意思
- 酒罃子是什么意思
- 顾畏是什么意思
- 礨硌是什么意思
- 翠髻是什么意思
- 鼓乐喧天是什么意思
- 革角是什么意思
- 述律是什么意思
- 研磨是什么意思
- 歇窝是什么意思
- 洪涯是什么意思
- 物穆是什么意思
- 品节是什么意思
- 食盐是什么意思
- 尺籍伍符是什么意思
- 王蓬芮是什么意思
- 支转是什么意思
- 特立独行是什么意思
- 蚰蜒堑是什么意思
- 晴丽是什么意思
- 蛙吠是什么意思
- 啙媮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