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凭经
拼音:dài píng jīng
繁体字:戴憑經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东汉·光武帝曾在元旦朝贺大会上,令群臣中能说经者,于廷前辩论驳难,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结果,曾从京房学《易》的戴凭连连获胜,夺坐席五十余。见《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后用为博学出众或学人元旦集会的典故。亦作:戴凭席网络解释
戴凭经
戴凭经,见《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后用为博学出众或学人元旦集会的典故。

猜你喜欢
- 竹花是什么意思
- 体要是什么意思
- 録第是什么意思
- 陊剥是什么意思
- 鹰爪是什么意思
- 黥刑是什么意思
- 鸋鴂是什么意思
- 空牀是什么意思
- 谪守是什么意思
- 蓫薚是什么意思
- 俯览是什么意思
- 请旌是什么意思
- 开差是什么意思
- 崎岖不平是什么意思
- 梢袋是什么意思
- 关鐍是什么意思
- 观笑是什么意思
- 倚门者是什么意思
- 遁形术是什么意思
- 宗援是什么意思
- 放舟是什么意思
- 滩潬是什么意思
- 势胜是什么意思
- 召致是什么意思
- 朝施暮戮是什么意思
- 鮟鱇是什么意思
- 恶书是什么意思
- 疏籁是什么意思
- 税额是什么意思
- 踞虎盘龙是什么意思
- 咫尺之书是什么意思
- 余阴是什么意思
- 意谓是什么意思
- 人英是什么意思
- 肆意妄为是什么意思
- 孺泣是什么意思
- 下蛋是什么意思
- 茱萸囊是什么意思
- 轨范师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