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
拼音:dà lǜ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重要的原则﹑法则。网络解释
大律
《大律》又称《北周律》,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命赵肃、拓跋迪等撰定法律,至武帝保定三年(563)三月完成,仿《尚书·大诰》,谓之《大律》,计有刑名、法例、祀享、朝会、婚姻等25篇,共1537条,比《北齐律》增加588条。

猜你喜欢
- 阳鱎是什么意思
- 别孕是什么意思
- 龟寳是什么意思
- 瘹星是什么意思
- 驸騄是什么意思
- 制动是什么意思
- 虚语是什么意思
- 杳无音信是什么意思
- 驿亭是什么意思
- 宪纪是什么意思
- 邦政是什么意思
- 猎碣是什么意思
- 莅刑是什么意思
- 狗骨头是什么意思
- 文绉是什么意思
- 允察是什么意思
- 轮椅是什么意思
- 素谒是什么意思
- 二遍苦是什么意思
- 大昭是什么意思
- 出条子是什么意思
- 吟发是什么意思
- 代号是什么意思
- 石蜡是什么意思
- 幽寥是什么意思
- 幽燕是什么意思
- 宫奴是什么意思
- 俗駡是什么意思
- 较真是什么意思
- 内仓是什么意思
- 容姿是什么意思
- 验白是什么意思
- 黄案是什么意思
- 偏振是什么意思
- 铜面是什么意思
- 玉延是什么意思
- 葛越是什么意思
- 遐冲是什么意思
- 酬魏颗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