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十三
拼音:dǎ shí sān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宋代刑法从轻发落的杖数。后亦泛称责打。宋太祖始定折杖之制,凡徒刑五,最轻为徒一年,脊杖十三;又杖刑五,最轻为杖六十,臀杖十三。参阅《宋史.刑法志一》。详细解释
打十三 dǎ shí sān ㄉㄚˇ ㄕˊ ㄙㄢ宋代杖刑中最轻者,只打十三下。后泛指打人。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三五出》:「(末)推得没巴臂。(生)门子打十三。」
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二出》:「背起打十三,那厮不中用,只教他管文书。」
网络解释
打十三
宋朝对判徒刑、杖刑的犯人均分五等加施脊杖、臀杖,其中最轻的一等加杖十三。

猜你喜欢
- 含姿是什么意思
- 沙墋是什么意思
- 纵身是什么意思
- 潜图是什么意思
- 饰城是什么意思
- 转海是什么意思
- 酣然入梦是什么意思
- 潸怅是什么意思
- 狗吠非主是什么意思
- 遘纷是什么意思
- 僭御是什么意思
- 畏刀避箭是什么意思
- 芦子是什么意思
- 啬神是什么意思
- 倍增是什么意思
- 解骖是什么意思
- 谚言是什么意思
- 禄粟是什么意思
- 青及是什么意思
- 初名是什么意思
- 借交报仇是什么意思
- 浥浥是什么意思
- 頫首是什么意思
- 五玉是什么意思
- 阴敝是什么意思
- 河津是什么意思
- 不知疼痒是什么意思
- 考鉴是什么意思
- 南飔是什么意思
- 迷觑眼是什么意思
- 首航是什么意思
- 毛锥子是什么意思
- 引纳是什么意思
- 风盖是什么意思
- 崩沮是什么意思
- 琅帙是什么意思
- 窝弩是什么意思
- 江胥是什么意思
- 循转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