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徒
拼音:dà sī tú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官名。周官有大司徒﹐掌国家之土地与人民。汉哀帝时罢丞相之职﹐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时称司徒。详细解释
大司徒 dà sī tú ㄉㄚˋ ㄙ ㄊㄨˊ职官名。周代为掌教化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
汉.光武帝〈临淄劳耿弇〉:「张步前亦杀伏隆,若步来归命,吾当诏大司徒释其怨。」
网络解释
大司徒
大司徒是西周时主管国家财赋收入机构地官系统的最高官职。其主要职务,《周礼·地官司徒上》:“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职,以令地贡,以敛财赋。”即总掌均平土地;区别各地物产,划分土地等级,制定赋税的征收与管理。

猜你喜欢
- 交倚是什么意思
- 褙子是什么意思
- 嘀哩咕噜是什么意思
- 杖朝是什么意思
- 呼兰是什么意思
- 使用面积是什么意思
- 柏陵是什么意思
- 柏路是什么意思
- 去太去甚是什么意思
- 祥图是什么意思
- 远亲近邻是什么意思
- 朱履是什么意思
- 通行是什么意思
- 玄幙是什么意思
- 烁石流金是什么意思
- 故友是什么意思
- 字印是什么意思
- 散赐是什么意思
- 和惬是什么意思
- 临机制胜是什么意思
- 传跸是什么意思
- 配映是什么意思
- 有头脸是什么意思
- 远在儿孙近在身是什么意思
- 雕觞是什么意思
- 公産是什么意思
- 逃门是什么意思
- 二日本是什么意思
- 日佣是什么意思
- 文明结婚是什么意思
- 窅阒是什么意思
- 铲刈是什么意思
- 悴族是什么意思
- 玄服是什么意思
- 龙腰是什么意思
- 负羇是什么意思
- 渭川是什么意思
- 江妃是什么意思
- 向涂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