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税
拼音:dāng shuì
繁体字:當稅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抵充税额。 2.亦称"当捐"。旧时官府向典当行业征收的捐税。清康熙三年(1664年)实行。网络解释
当税
拼音:dāng shuì注音:ㄉㄤ ㄕㄨㄟˋ
当税(当税)
1. 抵充税额。《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四年》:“自馀税悉输谷帛、紬绢匹直千钱者当税三千。” 胡三省 注:“以直千钱之物,当税额之三千。”
2. 旧时官府向典当行业征收的捐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当税》:“当税,每铺原例五两。甲寅,军兴倍增,每铺十两。”


猜你喜欢
- 搢绅録是什么意思
- 陈根是什么意思
- 庖丁是什么意思
- 征戍是什么意思
- 冬扇夏炉是什么意思
- 济河焚舟是什么意思
- 嘽谐是什么意思
- 四岳是什么意思
- 警防是什么意思
- 谲秘是什么意思
- 关访是什么意思
- 轻儳是什么意思
- 摆款是什么意思
- 文童是什么意思
- 疯蒙是什么意思
- 驯弱是什么意思
- 漂溢是什么意思
- 雏发是什么意思
- 翠軿是什么意思
- 欢欣若狂是什么意思
- 铜青是什么意思
- 触续是什么意思
- 捻头是什么意思
- 大泽乡是什么意思
- 通倅是什么意思
- 洪溟是什么意思
- 别宫是什么意思
- 变蛋是什么意思
- 活动气儿是什么意思
- 游历是什么意思
- 东家效颦是什么意思
- 大八件是什么意思
- 大电是什么意思
- 骄汰是什么意思
- 眵泪是什么意思
- 盘拨是什么意思
- 打照会是什么意思
- 缉柳是什么意思
- 尊行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