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
拼音:dū chá yuàn
是否常用:是
基本解释
都察院 dūucháyuàn
[the central conerol organization in Ming,Qing dynasties] 明清时的中央监察机构
网络解释
都察院
都察院,明清时期官署名, 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遇有重大案件,由三法司会审,亦称“三司会审”。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明代都察院不仅可以对审判机关进行监督,还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为最高监察机关。
清代改以左右副都御史专为总督、巡抚的国衔(明代,都御史、副都御史都兼用作加衔),以方便其行事。至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又以六科给事中并入。乾隆十三年(1748),废左佥都御史。清代都察院是法纪监督机关,既审核死刑案件,另外参加秋审与热审,还监督百官。
作为明清监察制度的主要实施者,都察院在维护封建统治正常秩序和保障封建国家机器平稳运转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 庇廕是什么意思
- 兵粮是什么意思
- 精芒是什么意思
- 轮次是什么意思
- 惠而不费是什么意思
- 炙簧是什么意思
- 副品是什么意思
- 民口是什么意思
- 亢亢是什么意思
- 谲挑是什么意思
- 俦类是什么意思
- 先兄是什么意思
- 田迳是什么意思
- 解热是什么意思
- 以及是什么意思
- 摆浪是什么意思
- 怛怛是什么意思
- 讪讦是什么意思
- 槅扇是什么意思
- 守气是什么意思
- 隐隐耾耾是什么意思
- 楞倔倔是什么意思
- 路上路下是什么意思
- 狐奔鼠窜是什么意思
- 抹泪揉眼是什么意思
- 交搆是什么意思
- 党小组是什么意思
- 恶卒是什么意思
- 麪食是什么意思
- 北门之寄是什么意思
- 懃恳是什么意思
- 九月九是什么意思
- 分化与整合是什么意思
- 无緖是什么意思
- 借书证是什么意思
- 亵渎是什么意思
- 舂容大雅是什么意思
- 窘慑是什么意思
- 过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