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呆小症是什么意思 呆小症的解释

呆小症

拼音:dāi xiǎo zhèng
繁体字:呆小癥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一种先天甲状腺机能低下发生障碍引起病症。患儿头大身材矮小四肢短,皮黄﹑脸肿,智力低下。也叫克汀病。

详细解释

呆小症  dāi xiǎo zhèng  ㄉㄞ ㄒㄧㄠˇ ㄓㄥˋ  

病名。因母亲在怀孕期中甲状腺分泌不足造成主要症状智能不足、身体发育健全身心活动迟钝等。
称为「克汀病」、「克来汀症」。

网络解释

呆小症

可汀病呆小症又称“克汀病”。是一种先天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造成幼儿发育障碍的代谢疾病。主要表现生长发育过程明显受到阻滞特别骨骼统和神经系统。如:(1)身体矮小,上身长下身短,并常伴有四肢骨畸形等。因为甲状腺激素主长激素一样是长骨生长和骨骼正常发育所必需因素。(2)表情淡漠精神呆滞动作迟缓,智力低下,并常可耳聋。这主要是由于神经细胞树突与轴突的形成,髓鞘与胶质细胞的生长,神经系统机能的发生、发展,脑的血流供应等,均有赖适量的甲状腺激素。甲状素激素缺乏导致一系列过程的障碍。(3)常伴有体温偏低,毛发稀少面部浮肿等一系列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一般症状。呆小症患儿出生时身高体重等可无明显异常,至3~6个月时,则出现明显症状。如果能在出生3个月左右明确诊断开始补充甲状腺素,可以使患儿基本正常发育。一旦发现过晚,贻误早期治疗时机,则治疗难以生效
0
纠错
手机版 呆小症的解释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