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牒
拼音:chì dié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诏书的一种。 2.授官的文书,委任状。详细解释
敕牒 chì dié ㄔˋ ㄉㄧㄝˊ古代君王任命官吏的文书。
《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于旧则用之。」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薛御史当堂一问,初时抵赖,及查物件,见了永嘉县尉的敕牒尚在箱中,赃物一一对款。」
网络解释
敕牒
始于隋唐之际,除授百官,由门下省政事堂草拟文书经中书舍人进奏画敕字,然后政事堂出牒公布于外,所以又称敕牒。宋元沿用此体。又据《资治通鉴》二一O唐景云元年:唐制,封授三品以上官称册授;五品以上称制授;六品以下称敕授。

猜你喜欢
- 露盘是什么意思
- 炎雰是什么意思
- 择婿是什么意思
- 成算在心是什么意思
- 鼎湖龙去是什么意思
- 放射性同位素是什么意思
- 麋沸蚁动是什么意思
- 依循是什么意思
- 谢役是什么意思
- 弹议是什么意思
- 苍狗白衣是什么意思
- 牢鼎是什么意思
- 诗辑是什么意思
- 足爪是什么意思
- 穷奥是什么意思
- 刀俎是什么意思
- 廿四史是什么意思
- 调丝品竹是什么意思
- 衆治是什么意思
- 正乐是什么意思
- 吐漱是什么意思
- 出一头是什么意思
- 发起是什么意思
- 王侯是什么意思
- 沟壑是什么意思
- 信史是什么意思
- 轶材是什么意思
- 订卖是什么意思
- 上进心是什么意思
- 风傻是什么意思
- 破落那是什么意思
- 徐吾是什么意思
- 贼船是什么意思
- 汉军缺是什么意思
- 石堠是什么意思
- 盖面是什么意思
- 白夹蓝衫是什么意思
- 辈行是什么意思
- 湘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