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平仓
拼音:cháng píng cāng
繁体字:常平倉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中国古代为调节粮价、备荒救灾在各地设置的粮仓。始于西汉。清代中叶之后大多名存实亡。网络解释
常平仓
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猜你喜欢
- 休宴是什么意思
- 执盖是什么意思
- 寝堂是什么意思
- 辰参是什么意思
- 肝俞是什么意思
- 弄姿是什么意思
- 沈埃是什么意思
- 雕敝是什么意思
- 鹦鹉盏是什么意思
- 呼哈是什么意思
- 怕不是什么意思
- 拜师是什么意思
- 战天斗地是什么意思
- 寸土不让是什么意思
- 消渺是什么意思
- 寒灺是什么意思
- 声誉十倍是什么意思
- 水米无交是什么意思
- 轻飞是什么意思
- 观读是什么意思
- 頽山是什么意思
- 蛴螬是什么意思
- 我曹是什么意思
- 特郎当是什么意思
- 檿弧是什么意思
- 营缘是什么意思
- 造思是什么意思
- 闾丘是什么意思
- 辩武是什么意思
- 匪兵是什么意思
- 萍实是什么意思
- 墓堂是什么意思
- 告密是什么意思
- 添加是什么意思
- 大顺是什么意思
- 火宅是什么意思
- 産母是什么意思
- 虫流是什么意思
- 汗马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