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陟幽明
拼音:chù zhì yōu míng
词典解释
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孔 传:“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 三国 魏 曹操 《度关山》诗:“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唐 陈子昂 《上军国利害事·出使》:“昔 尧 舜 氏不下席而天下理者,盖黜陟幽明能折中尔。”亦作“ 黜幽陟明 ”。《宋书·邓琬传》:“孤以不才,任居藩长,大惧宗稷,歼覆待日。故招徒 楚郢 ,飞檄京甸,志遵前典,黜幽陟明,庶七庙復安,海昏有绍。” 明 归有光 《送昆山县令朱侯序》:“ 有光 等与于南宫之试,亲见天子黜幽陟明之典。”
成语解释
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猜你喜欢
- 稔慝是什么意思
- 附纳是什么意思
- 镌诮是什么意思
- 蝴蝶装是什么意思
- 黯色是什么意思
- 降致是什么意思
- 保送是什么意思
- 楸叶膏是什么意思
- 化雨春风是什么意思
- 精鉴是什么意思
- 款意是什么意思
- 蛮君是什么意思
- 吹紫是什么意思
- 并肩是什么意思
- 宗贼是什么意思
- 不传是什么意思
- 部务是什么意思
- 延误是什么意思
- 施绯拖緑是什么意思
- 辟小是什么意思
- 走绳索是什么意思
- 记传是什么意思
- 策立是什么意思
- 世难是什么意思
- 监乡是什么意思
- 逐影寻声是什么意思
- 长牌是什么意思
- 活销销是什么意思
- 亮槅是什么意思
- 斗怪争奇是什么意思
- 分墬是什么意思
- 木子是什么意思
- 挢掇是什么意思
- 峯朵是什么意思
- 中息是什么意思
- 乾鹊是什么意思
- 善感是什么意思
- 尊前是什么意思
- 叠縠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