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笏
拼音:cháo hù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和记事。网络解释
朝笏
朝笏,古代君臣朝会时所执狭长板子,也称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指画和记事。从商代开始到明代,朝官上朝都要执笏。周代礼制规定:诸侯上朝执牙笏。到明代,则规定4品以上官员执牙笏,5品以下官员执木笏。
古代自天子到士都执笏,后世只有品官执笏,到清代始废。


猜你喜欢
- 箱簏是什么意思
- 拘押是什么意思
- 拉网是什么意思
- 背气是什么意思
- 诹询是什么意思
- 非徒是什么意思
- 马水车龙是什么意思
- 纤秾是什么意思
- 泪迸肠绝是什么意思
- 媿切是什么意思
- 三峡是什么意思
- 丛怨是什么意思
- 水米是什么意思
- 一得是什么意思
- 竹筥是什么意思
- 仪准是什么意思
- 佽非是什么意思
- 诗城是什么意思
- 轧空头是什么意思
- 村厮是什么意思
- 枯稿是什么意思
- 鼇掷鲸呿是什么意思
- 裁皮是什么意思
- 神仙肚是什么意思
- 南美洲是什么意思
- 鬼花狐是什么意思
- 某士是什么意思
- 虮衣是什么意思
- 四川是什么意思
- 活阎王是什么意思
- 巨风是什么意思
- 幸佞是什么意思
- 残山剩水是什么意思
- 客怀是什么意思
- 流丐是什么意思
- 逸迈是什么意思
- 蛮鞭是什么意思
- 老蠢是什么意思
- 团标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