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逞之徒
拼音:bù chěng zhī tú
[the unruly;desperado] 为非作歹,不能得手的人
详细解释
《左传·襄公十年》:“ 司马 、 堵氏 、 侯氏 、 子师氏 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羣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后因称犯法为非的人为不逞之徒。《后汉书·史弼传》:“外聚剽轻不逞之徒,内荒酒乐,出入无常。” 李贤 注:“逞,快也。谓被侵枉不快之人也。”《南史·谢庄传》:“容致不逞之徒,妄生矫诈。”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台湾之役》:“ 爽文 借以纠约羣不逞之徒,啸聚将起事。” 丁玲 《水》三:“如有不逞之徒,想趁机捣乱,就杀头不赦。”
成语解释


猜你喜欢
- 附名是什么意思
- 竭絶是什么意思
- 邑闾是什么意思
- 足不出门是什么意思
- 幞被是什么意思
- 应诉是什么意思
- 软默是什么意思
- 官叙是什么意思
- 肤合是什么意思
- 勇猛果敢是什么意思
- 周緜是什么意思
- 阙落是什么意思
- 徐渭是什么意思
- 阑残是什么意思
- 有数是什么意思
- 刻疵是什么意思
- 雨魄云魂是什么意思
- 柔化是什么意思
- 邦籍是什么意思
- 折碗是什么意思
- 燕九是什么意思
- 肝心涂地是什么意思
- 慴服是什么意思
- 倅马是什么意思
- 望乌台是什么意思
- 自憙是什么意思
- 恶钱是什么意思
- 闹杆是什么意思
- 妍蚩是什么意思
- 北人是什么意思
- 化俗是什么意思
- 笃隘是什么意思
- 乌兔是什么意思
- 既生魄是什么意思
- 一家章句是什么意思
- 赶山鞭是什么意思
- 代数和是什么意思
- 集矢是什么意思
- 迁冢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