楅衡
拼音:bì héng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加在牛角上的横木。用以控制牛以防触人。一说楅设于角,衡设于鼻。详细解释
楅衡 fú héng ㄈㄨˊ ㄏㄥˊ加缚在牛角上以防牛触人的横木;或说此横木称「楅」,衡则另指穿在牛鼻间以便牵引的缚绳或横木。
《诗经.鲁颂.閟宫》:「秋而载尝,夏而楅衡。」
《周礼.地官.封人》:「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
汉.郑玄.注:「杜子春云:『楅衡所以持牛,令不得抵触人。』玄谓:『楅设于角,衡设于鼻。』」
网络解释
楅衡
楅衡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ī héng,意思是加在牛角上的横木。

猜你喜欢
- 陈咸之憾是什么意思
- 弟妇是什么意思
- 蒸湿是什么意思
- 身穷是什么意思
- 廛路是什么意思
- 宝玺是什么意思
- 囊载是什么意思
- 披挹是什么意思
- 着三不着两是什么意思
- 哭昭陵是什么意思
- 鸷害是什么意思
- 质勘是什么意思
- 六雄是什么意思
- 般关是什么意思
- 构讦是什么意思
- 齿躐是什么意思
- 暴禁是什么意思
- 颢颢是什么意思
- 一台二妙是什么意思
- 一纸千金是什么意思
- 钉坐梨是什么意思
- 香球是什么意思
- 迩遐是什么意思
- 齎具是什么意思
- 五相是什么意思
- 内法是什么意思
- 支左是什么意思
- 市楼是什么意思
- 新郎官是什么意思
- 轻怜痛惜是什么意思
- 标寄是什么意思
- 更易是什么意思
- 文辉是什么意思
- 作茧自缚是什么意思
- 浮屠是什么意思
- 宴馆是什么意思
- 窄仄是什么意思
- 白题是什么意思
- 傍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