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籍
拼音:bái jí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东晋和南朝登记外地流入人口的册子。网络解释
白籍
白籍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一种户口登记形式。白籍是专用于登记土断后寓居江南侨州郡县的北方侨人,用白纸书写的户籍册。咸康七年(公元341)三月,晋成帝诏令“实编户,王公以下庶人皆正土断白籍”。因土著户籍为黄籍,为使北来侨民既注户籍,取消优复,增加国家赋役收入和徭役兵役来源,又保留将来故土收复后可回原籍的希望,故为区别土著,另立“白籍”。

猜你喜欢
- 碧簪是什么意思
- 懊侬歌是什么意思
- 帐眉是什么意思
- 两仪是什么意思
- 诛尽杀絶是什么意思
- 无根无蒂是什么意思
- 鹊不停是什么意思
- 嗓眼是什么意思
- 槐眼是什么意思
- 乾文车是什么意思
- 闻风远遁是什么意思
- 平陵东是什么意思
- 纫兰是什么意思
- 广泽王是什么意思
- 百姓是什么意思
- 厌覆是什么意思
- 液压油是什么意思
- 仗身是什么意思
- 吾伊是什么意思
- 生孩是什么意思
- 九转功成是什么意思
- 云竦是什么意思
- 説调是什么意思
- 树本是什么意思
- 闲疾是什么意思
- 篰屋是什么意思
- 管他的是什么意思
- 钱物是什么意思
- 公家人是什么意思
- 风口浪尖是什么意思
- 瓴甓是什么意思
- 七校是什么意思
- 干办是什么意思
- 下焦是什么意思
- 结状是什么意思
- 铁氧体是什么意思
- 蜑娘是什么意思
- 雄捷是什么意思
- 摆放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