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病
拼音:bā bìng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谓作诗在声律上应当避忌的八种弊病。南齐永明中沈约等倡声病说﹐至唐始有八病的名目﹐宋人更加以发挥。八病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平头指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一说﹐句首二字不得并是平声。上尾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连韵者可不论)。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间细﹐有似蜂腰。鹤膝指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间粗﹐有似鹤膝(近人从宋蔡宽夫说﹐以为五字中首尾皆浊音而中一字清者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浊者为鹤膝)。 2.大韵指五言诗如以"新"为韵﹐上九字中不得更着"人"﹑"津"﹑"邻"﹑"身"﹑"陈"等字(即与韵相犯)。小韵指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即九字之间互犯)。旁纽一名大纽﹐即五字句中有"月"字﹐不得更着"鱼"﹑"元"﹑"阮"﹑"愿"等与"月"字同声纽的字。正纽一名小纽﹐即以"壬"﹑"衽"﹑"任"﹑"入"为一纽﹐五言一句中已有"壬"字﹐不得更着"衽"﹑"任"﹑"入"字﹐致犯四声相纽之病﹐八病说原为研讨声韵和协变化﹐对律诗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其弊病在于刻意追求形式﹐雕琢繁琐﹐反而束缚了诗歌内容的表达。参阅宋梅尧臣《续金针诗格》﹑清纪昀《沈氏四声考》下。详细解释
八病 bā bìng ㄅㄚ ㄅㄧㄥˋ诗文声律上的八种弊病,为南朝梁沈约等人提出。八病通常指五言诗在句子音律配合上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缺失。
网络解释
八病
八病,古代关于诗歌声律的术语。为南朝梁沈约所提出,沈约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创作时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记之“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声病。其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病。

猜你喜欢
- 亚卿是什么意思
- 羣鬭是什么意思
- 鼻牛是什么意思
- 奬知是什么意思
- 志格是什么意思
- 寠儒是什么意思
- 防止是什么意思
- 地铁是什么意思
- 漏阙是什么意思
- 緑头是什么意思
- 弄獐是什么意思
- 碎金是什么意思
- 锦里是什么意思
- 科头裸身是什么意思
- 青丘是什么意思
- 餮切是什么意思
- 螐蠋是什么意思
- 衣食税租是什么意思
- 饰帨是什么意思
- 路殿是什么意思
- 哀忧是什么意思
- 痠痛是什么意思
- 画一法是什么意思
- 干云是什么意思
- 窘逼是什么意思
- 三阳开泰是什么意思
- 同垂不朽是什么意思
- 比然是什么意思
- 屯集是什么意思
- 祖上是什么意思
- 气吼是什么意思
- 席卷是什么意思
- 旧雷是什么意思
- 钻狗洞是什么意思
- 淮南子是什么意思
- 清滑是什么意思
- 庶饶是什么意思
- 淫思是什么意思
- 刚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