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头
拼音:bō tóu
繁体字:撥頭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唐代一种戴假面具的乐舞﹐来自西域。又名拔头﹑钵头。详细解释
拨头 bō tóu ㄅㄛ ㄊㄡˊ唐代一种乐舞。本出西域,曲分八叠,舞者披发素衣,面作啼状。《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拨头出西域。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像之也。」也作「拔头」、「钵头」。
网络解释
拨头
又名《拔头》或《钵头》。唐代西域传入中原的民间歌舞节目。

猜你喜欢
- 旭光是什么意思
- 进针是什么意思
- 镜象是什么意思
- 典式是什么意思
- 覆允是什么意思
- 宽冲是什么意思
- 锉碓是什么意思
- 免祸是什么意思
- 谢女解围是什么意思
- 无定着是什么意思
- 一解不如一解是什么意思
- 舟壑是什么意思
- 雒阳鹅是什么意思
- 数黄瓜,道茄子是什么意思
- 纂作是什么意思
- 桂枝片玉是什么意思
- 池鱼是什么意思
- 诡冒是什么意思
- 贼精是什么意思
- 禅受是什么意思
- 杏林春燕是什么意思
- 七十二是什么意思
- 穷崖绝谷是什么意思
- 穷埜是什么意思
- 拔茅连茹是什么意思
- 诲妒是什么意思
- 名牌是什么意思
- 八节滩是什么意思
- 自选是什么意思
- 革面悛心是什么意思
- 斩荆披棘是什么意思
- 改弦易张是什么意思
- 挚热是什么意思
- 生辰是什么意思
- 乾化是什么意思
- 四十八分算潮是什么意思
- 鼎馈是什么意思
- 舒详是什么意思
- 紫水精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