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
拼音:běi dǒu qī xīng
繁体字:北鬥七星 ,是否常用:是
基本解释
又称“北斗”。离北天极不远,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见图)。除δ(tian*权)星为3等星外,其余六星都是2等星。如把α星和β星连接的线段沿β星至α星方向延长约五倍,即为“北极星”,常被用作指示方向和识别星座的标志。详细解释
北斗七星 běi dǒu qī xīng ㄅㄟˇ ㄉㄡˇ ㄑㄧ ㄒㄧㄥ星座名。由七颗星组合排列在北方的天空中,形状很像古代舀酒的斗,故称为「北斗七星」。从斗口到斗柄,依次是天枢、天璇、天玑、tian*权、玉衡、开阳和摇光七颗星。现在天文学里,属于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也称为「北斗」、「北斗星座」、「斗极」、「维斗」。
英语 Ursa Major, Great Bear, Big Dipper
网络解释
北斗七星 (中国古代北斗星官中的七颗星)
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天枢、天璇、天玑、tian*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古代中国人民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区别:小熊座中的七颗恒星称小北斗;帝星在小熊座,北斗在大熊座,所谓斗为帝车。天枢、天璇、天玑、tian*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α、β、γ、δ、ε、ζ、η,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分别把它们称作:天枢、天璇、天玑、tian*权、玉衡、开阳、瑶光。从“天璇”通过“天枢”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长5倍多些,就可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这就是北极星。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tian*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瑶光宫破军星君。


猜你喜欢
- 靷环是什么意思
- 角出是什么意思
- 靡货是什么意思
- 籍名是什么意思
- 侔德是什么意思
- 劳思逸淫是什么意思
- 谘访是什么意思
- 贱务是什么意思
- 关僥是什么意思
- 牙香是什么意思
- 空当当是什么意思
- 玄垂是什么意思
- 鹞雏是什么意思
- 赘庞是什么意思
- 下马碑是什么意思
- 贝雕是什么意思
- 征守是什么意思
- 梵客是什么意思
- 箴砭是什么意思
- 杀彘教子是什么意思
- 内讳是什么意思
- 散役是什么意思
- 赤星是什么意思
- 市两是什么意思
- 法纲是什么意思
- 阿达是什么意思
- 送走是什么意思
- 郢门是什么意思
- 打整是什么意思
- 讨饭棒是什么意思
- 厚情是什么意思
- 井亩是什么意思
- 三大书是什么意思
- 風斾是什么意思
- 匪营是什么意思
- 丕丕是什么意思
- 唱义是什么意思
- 隋窳是什么意思
- 遐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