牓子
拼音:bǎng zǐ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札子﹐奏折。 2.指便条。 3.告示。详细解释
牓子 bǎng zi ㄅㄤˇ ˙ㄗ折帖之类,古代用以陈述事情,或谒人时,写姓名、头衔在上面,托守门者通报,以求引见。
《新唐书.卷一六七.王播传》:「帝尝以疑事令使者口质,起见牓子附使者上,凡成十篇,号曰写宣。」
告示。
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岁余,至浔阳郡,见竹户上有纸牓子,云『召佣者』。」
《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这汉上岳十年,打尽天下使棒的,一连三年无对,今年又是没对,那利物有一千贯钱,都属他,对面壁上贴的是没对牓子。」
网络解释
牓子
唐大臣奏事,非表非状者称牓子,亦称录子。宋称剳子。用于奏事或通谒,各官署间往来亦用剳子。

猜你喜欢
- 新垣是什么意思
- 醅酎是什么意思
- 房钱是什么意思
- 年伯是什么意思
- 虱蚁是什么意思
- 拖车是什么意思
- 奋兴是什么意思
- 谘逊是什么意思
- 霞虹是什么意思
- 玉碗是什么意思
- 鼓铸是什么意思
- 牵曳是什么意思
- 荦荦大者是什么意思
- 缂丝是什么意思
- 水宗是什么意思
- 一个稿子是什么意思
- 初战是什么意思
- 百户是什么意思
- 小胥是什么意思
- 支使是什么意思
- 疾子是什么意思
- 绥劝是什么意思
- 卫养是什么意思
- 吉光是什么意思
- 读法是什么意思
- 栖住是什么意思
- 书舍是什么意思
- 详一是什么意思
- 奔哀是什么意思
- 椎心顿足是什么意思
- 对头是什么意思
- 山水窟是什么意思
- 卸装是什么意思
- 化消是什么意思
- 违背是什么意思
- 死谏是什么意思
- 出店是什么意思
- 刌度是什么意思
- 仙夫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