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中国画以形写神的造型特点
1、“形”指外在的形象,“神”是内在的精神。中国画不满足于“形似”,而要求“神似”。早在大约一千多年前,东晋画家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原则。相传他画人物,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答云:“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阿堵”是六朝和唐代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在这里指“眼睛”。这句话指出,绘画的关键不在于对象的美与丑,而是重在“画龙点睛”,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或精神意境,使其“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顾恺之的“传神论”奠定了中国画以形写神、重在传神的基础框架。
2、中国画坛先辈虽然很早就提出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原则,但他们也很早就看到了“形似”并不一定“神似”,为了更好地传神,形的表现可以很灵活,可以夸张变形,甚至不求“形似”。例如宋代苏轼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元代倪瓒曾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名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也常被诸多画家奉为圭臬。画家们讲究“物外求似”、“意在笔先”、“缘物寄情”、“物我交融”,他们超越了对具体物象的描摹、再现,强调对事物“精神性”的把握和作者主观情怀的流露,总之一句话,中国画强调“写意”。
3、何谓写意?“意”,指意志、意识、情意、意趣、意境等,即画家的思想感情。“写”,就是表达和抒发。“写意”就是画家“寓情于景”,“缘物寄情”,“托物言志”,通过绘画来表达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作画是为了“写意”、“写性”、“写心”,状物乃是为了“寄情”。例如元代画家倪瓒的《六君子图》。它表现的是江南秋色,近景坡陀上有六棵树,疏密掩映,直立挺拔,画的上部只有淡淡远山一抹。这六棵树分别是松、柏、樟、楠、槐、榆,都有其象征意义。黄公望题诗中指出:“居然相对六君子,正直特立无偏颇。”这也是此画叫做《六君子图》的原因。画家以枯而见润的笔墨,营造了湖光山色,荒寒空寂的意境,清淡的画面,既反映了画家看破沧桑、超然物外的思想情绪,又体现了他崇尚平淡天真的审美理想。写意既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风格,又是中国画总的艺术观念,它体现了中国画家的特殊审美取向。所以它也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外来画种的最基本特点。


问答推荐:
带日字的谚语
朝烧莫洗衣裙,晚烧明日天晴。日没胭脂红,无雨即是风。日出日落胭脂红,不是雨来便是风。早出日,不晴天。日落西北一点红,半夜...孙髯和舒婕是什么关系
孙髯是舒婕的好朋友,他喜欢舒婕。孙髯本来的名字叫做孙大中,是一名朝鲜人。后来日本战领了朝鲜,孙髯因为日本的强制征兵,被强...李渊当皇帝多久
李渊当皇帝年。义宁二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什么叫同素词
同素异序词就是指语素相同,而结构顺序相反,成对出现的双音节合成词。它是汉字词汇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汉语的整个词汇系统中占...买毛坯现房注意事项及流程
通风厨房是平时烹饪的主战区,对通风要求有着极其高的要求。在我们进行毛坯房验收时我们建议通过用纸卷点火后灭火冒烟测试,将其...什么叫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的含义乡村治理是通过对村镇布局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生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状...力的平移定理说明了什么
力的平移定理就是将力从物体上的一个作用点移动到另外一点上,额外加上一个力偶矩其大小等于这个力乘以点距离。方向为移动后的力...根之茂者其实遂
释义根,树根。茂,繁茂。实,果实。遂,饱满,使称心如意,得到满足。树根扎实,果实才能结的好。出处出自唐代韩愈的答李翊书。...微信零钱通转账限额吗
通过微信零钱来转入零钱通,每个人的限额都不一样,根据微信支付使用情况而有所差异。因为按照规定,微信零钱每年的支付额度最高...拟人修辞手法怎么写简单一句话
排比句就是采用一个统一的模板,由多个短句构成。每个短句一样的地方可长可短,没有固定。举例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蒲公英生吃好还是熟吃好
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生吃熟吃各有好处。吃法如下生吃将蒲公英鲜嫩茎叶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味鲜美清...立体几何三垂线定理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三垂线定理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鞋带被孔染黑了怎么洗
鞋带被孔染黑了清洗步骤如下将鞋带取下来之后,先放在有洗衣液的水中浸泡分钟左右。浸泡完成之后,轻轻搓洗,要是上面有比较难清...钉钉怎么监考
以钉钉版本为例,想要通过钉钉监考,可以通过视频会议,这样就可以看到学生了,具体只需打开钉钉,进入进入到学生群,点击图标后...冻凉冰大多与什么有关
以两点水为部件的字本义多与寒冷有关,如冷冻寒字下面两点亦然冫两点水表示冷的理由来大约自冰甲骨文冰字写作仌,作为偏旁即冫两...